禽白血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禽白血病/肉瘤病毒群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。在自然条件下,以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最为常见,其病理特征是:肿瘤首先发生于法氏囊,然后转移到肝、脾等内脏器官,故肿瘤细胞形态基本一致。其他还有成红细胞性白血病、成髓细胞性白血病、骨髓细胞瘤病等,大多数肿瘤侵害造血系统。我国农业部将禽白血病列为二类疫病。
流行病学
此病最常见的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。自然条件下,垂直传播是其主要传播方式。有病毒血症母鸡的输卵管的病毒浓度最高,特别是蛋白分泌部,因此其产出的鸡蛋常带毒,孵出的雏鸡也带毒。
本病潜伏期长,传播缓慢,发病持续时间长,一般无发病高峰。临床发病率低,一般多为散发。多发生在16周龄以上的鸡。病死率为3%-20%。
2021公司检测情况
今年截止9月27日,公司共收到检测白血病病料17份,其中16例阳性,阳性率9412%,其中云南送检6份土杂鸡病料皆为阳性,安徽送检3例蛋鸡病料皆为阳性。同时该病与鸡网状内皮增生症混感比例很高。
有数据可以看出个别省份禽白血病流行较为严重。禽白血病同时还是严重的免疫抑制病,造成免疫失败,容易继发或混感其他疫病,给养户造成更大的损失。同时也会导致蛋鸡、种鸡发育不良,生产指标下降:开产推迟、无高峰、受精率和孵化低等。
白血病净化
任何动物疾病防控都不可回避的三要素:传染源、传播途径、易感动物。所以防控蛋传疾病首先要控制/淘汰传染源,蛋传疾病传染源主要为:
1带毒母鸡及所产种蛋。
2带毒公鸡及其精液。
3污染的弱毒疫苗。
4带毒的野鸟蚊虫等。
切断蛋传疾病传播途径,蛋传疾病传播途径为:
1种蛋垂直传播。
2公鸡精液人工授精。
3早期接触横向传播。
4注射污染的弱毒疫苗。
5注射器针头横向传播。
6老鼠、野鸟与昆虫等生物媒介。
7任何可能的未知途径。
保护易感群体:雏鸡(特别是完全阴性鸡群),免疫抑制状态的鸡群,应激状态下的鸡群,饲养环境较差鸡群等。
种蛋带毒是禽垂直传播性病毒病最基本的传播途径,所以净化过程中核心环节就是避免将带毒的种蛋孵化。
净化过程中,选择用何种样品检测非常重要!多年实践表明:
泄殖腔棉拭子可靠性较差;胎粪可靠性好于泄殖腔棉拭子;快羽和慢羽差别较大;在各样品中蛋清相对最可靠。
在进行种群净化时,除了关注母鸡,需同时注意监测公鸡。不仅要检测公鸡精液,还要检测血浆带毒情况,因为实验证明血浆和精液病毒分离结果一致率不高,单靠检测其中一项作为淘汰指标容易产生漏网公鸡,导致净化不彻底。
在切断早期横向传播时要注意净化策略:阳性率高环境污染严重鸡群,可把阴性鸡迁移至新的洁净鸡舍;阳性率低环境非常洁净鸡群,可把阳性鸡尽快移走避免长时间接触。
疫病净化是系统工程,各个环节都要做好,否则一个环节没做好都等于零。最终落实下来就是生物安全,真正落到实处,从种源、环境到疫苗,到蚊蝇等方方面面。